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09|回复: 0

灵岩寺

[复制链接]

1572

主题

3

回帖

8380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8380
QQ
发表于 2023-1-26 23:02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 灵岩寺,在长清县城东南31.5公里,灵岩山之阳。灵岩山,其主峰青壁四削,呈方形,故原名“方山”。又因似“印符”,又称“玉符山”。相传东晋时高僧郎公来此说法,听者千人,山石为之点头,听众将此事告诉朗公,朗公说:此山灵也,不足怪。山遂名“灵岩”。灵岩山居中,群山环抱,重峦叠嶂。北有宝山、黄尖山,东为灵辟峰、朗公山、棋子岭,南是黄岘山、明孔山、如来顶,西乃鸡鸣山等。寺因山得名。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(520年),法定禅师先建寺于方山之阴,曰“神宝寺”,后建寺于方山之阳,曰“灵岩寺”。当时,寺院建在山腰甘露泉侧,规模不大。至唐代贞观年间(627~649年),高僧慧崇将寺迁建于今址。以后历代均有增修。唐宋时为极盛期,有殿阁40余座,禅房500余间,僧侣500余人。唐元和年间李吉甫在《十道图》中将灵岩寺与今浙江天台国清寺、湖北江陵玉泉寺、江苏南京栖霞寺合称为“舆内四绝”。宋代,真宗赐名为“景德灵岩寺”,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正名为“十方灵岩禅寺”。明宪宗成化四年(1468年),又赐名“崇善禅寺”。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鼓楼、钟楼、东厢房、西厢房、韦陀院、观音堂、大雄宝殿、千佛殿、御书阁、方丈院、辟支塔、塔西院、十王殿、墓塔林等。寺院不仅规模宏大,还有令人神往的鸡鸣山、明孔山、朗公石、一线天、十里松、摩顶松、“五步三泉”等自然景观,自古即为旅游胜地。历代题咏灵岩寺的碑刻有423块,多出于名人手笔,著名的有唐李邕《灵岩寺颂碑》、宋代的《圆通经碑》、金代党怀英书碑等。明代文学“后七子”领袖王世贞称赞道:“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,游泰山而不灵岩,不成游也”。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  灵岩路景从灵岩景区坊,到灵岩寺山门止,有一段清幽漫长的路,沿途景美若画,胜迹多甚。一进入灵岩景区,迎面可见一山,山巅形似鸡冠。相传,昔有盗贼,夜过其下行窃,忽闻巨鸡鸣晓,震慑山岗,贼怖而从善,故称鸡鸣山。该山景色秀丽,为旧时灵岩十二景之一。与鸡鸣山相对,有石坊屹立。此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(17 61年) ,四柱高耸,柱础石鼓夹抱,柱端“朝天吼”昂天,额枋横贯,上镌清乾隆皇帝御笔“灵岩胜境”。由此向里,大沟横卧,架以石桥,名叫“崇兴桥”,又名“崇福桥”、“通灵桥”,或俗称“大石桥”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由灵岩寺方丈仁钦重建,明嘉靖十七年(1538年)重修,今建桥、修桥碑尚在。建桥碑,为北宋末年著名学者画家郭恩撰文,其子郭升卿书写,字体颇佳,效法“兰亭”。碑阴有飞白体“灵岩道场”四字,为北宋元丰年间尚书兵部郎中王临书写,系主碑补刻。临桥古柏葱郁,溪涧深邃险峻。放眼南望,峰峦叠翠,巨石嶙峋,谓之“群仙朝笏”。其中一峰,有孔穴穿透,犹若翠屏之上悬挂着一轮圆月。此山,名“明孔山”,亦为“灵岩十二景”之一。相传,法定禅师来此创寺之时,路途艰险,阴森可怖,他面山诵经49天,感动了神灵,阳光将山穿透,使他得以进山找到建寺之地。

   沿路前行,又有山沟横卧,上架一桥,称“明空桥”,俗谓“小石桥”,明代重建。两侧古柏耸空,枝桠搭连,远看似门。桥北有山,松柏郁森,曰“对松山”。桥南有崖,泉流淋漓,叫“滴水崖”。崖石嵯峨,状如抱厦,泉洒如雨。乾隆皇帝来游时,赐名“雨花岩”,后将其名镌刻于碑,碑侧建亭,并定为“灵岩八景”之一。

   过明空桥为“黄茅冈”,路旁有众多巨石,似龟背,从远处看去又像群羊。石上建黄茅冈亭。昔日,僧人在此迎客,故又名“接官亭”。过冈为灵岩之北溪,寺内诸泉皆汇于此,相传宋真宗曾在这里饮马,故称“饮马沟”。沟上架桥,名“新石桥”,系明代天启年间创建。桥两侧饰石栏,上雕蹲狮。沟北石壁嵌明万历年间书画家、历城人刘亮采所书“十里松”大字石刻。“十里松”是指从“灵岩胜境”坊到寺门沿途之古柏,昔人讳“悲”之音,所以称“松”。过桥之后,山路渐陡,古柏夹道,苍翠笼荫。路北侧,溪水激湍,水涛、松涛,轰鸣震耳。上陡坡,即为山门广场。迎面古柏葱笼滴翠,旁侧立一石碑,上刻“大灵岩寺”四字,系元代至正三年(1343年)西夏人、山东肃政廉访副使文书讷书丹。碑阴镌蒙古僧家奴跋语。广场东侧山岩石壁上,有清乾隆皇帝手书诗刻多方。至此,便到达佛门胜地灵岩寺。

   金刚殿·大雄宝殿·摩顶松灵岩寺山门称“金刚殿”,约为元代创建。门前两侧置清初石狮一对,昔日还立有“千崖”、“万壑”石碑,由明嘉靖十一年(1532年)山东左布政使张钦书丹,门后也立二碑,镌“绝俗”、“持戒”四字,为明隆庆年间李复初手笔。殿内供护法天神二尊,右为“那罗延金刚”,左为“密执金刚”,手持宝杵,威武刚猛。门内清溪东西涓流,上架三桥,东曰“虎溪”,中曰“聚善”,西曰“接引”,皆为建寺时建造。寺内僧人送客至此溪则止。

   溪北,有一四合院落,大门名“天王殿”,单檐硬山,基址、柱础等物乃为宋代遗存。殿内左右山墙,嵌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碑碣17方。殿之中央,立北宋皇年间经幢一座。天王殿北的东西两侧,钟鼓二楼矗立,为北宋末寺内住持妙空创建,钟楼内现置明正德六年(1511年)十一月住持正昂铸造的铜钟一枚。钟、鼓楼东西两侧为廊庑,北侧正中高台之上便是大雄宝殿。该殿原为宋代“献殿”,是已倾圮的“礼拜五花殿”的前堂,由本寺住持仁钦于北宋崇宁、大观年间(1102~1110年)创建。昔日,僧人于此诵经朝拜。明正统年间,就国于济南的德王捐塑佛像于内,遂称“大雄宝殿”。今殿建于清代中叶,面阔五间,进深六间,硬山顶,卷棚式抱厦,红柱青瓦,半壁 扇。左右葱茏参天的古银杏树相衬,愈显得殿堂分外壮观。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弘历皇帝为殿题写“卓锡名蓝”匾额及“奇松尔日犹回向,诡石何心忽点头”楹联。诡石即“朗公石”,奇松即“摩顶松”。

   摩顶松,在大雄宝殿西北隅。四周砌以石栏,旁嵌明代嘉靖年间山东巡按监察御史张鹏所题“珠树莲台”、“名山胜水”大字石刻,以及乾隆皇帝御书“摩顶松”字碑和御制图诗碑。清康熙《灵岩志》对此松即已记载:“大可数围,内空外窍,老杆尽枯,孙枝独茂,翠色欲滴,苍古可爱,真不老物也。”僧人将玄奘的传说附会到本寺,称当年大唐玄奘去西天取经,临行时,手摩此松顶曰:吾西去求佛,汝枝西长;归时,东向,使吾门弟子知之。玄奘走后,树枝年年西指,一年忽东指,弟子西迎,玄奘果然归来,得佛经六百部。“摩顶松”由此得名。谓之青松,实为翠柏,因“柏”“悲”同音,其意不祥,故改之。后来寺内僧人为图吉利,便在柏侧栽柿树一株,取“百事如意”之意。这柿树长得秀丽,与苍劲古柏相映成趣,被列为“灵岩八景”之一。

   千佛殿在摩顶松的北面,为寺内保存最完好、规模最宏大的建筑。唐贞观年间本寺住持慧崇创建,宋嘉六年(1061年)寺内住持琼环重修,明嘉靖年间重建。其后,历经多次修葺,其形制被保存下来,基本因袭了宋时的风貌。   

   大殿建在2米高的台基上,面阔七间,进深四间,单檐庑殿顶,丹柱碧瓦,斗拱错落,檐角翘起,跃跃欲飞,整个殿宇金碧辉煌,异常气派。殿周,围以矮墙,形成院落。院内院外,古木参天。近院有一翠柏,虬盘鳞结,苍劲挺拔,传为汉柏。旁有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四月立的《汉柏记》石碑一通,碑文曰:“此柏方萌芽,汉文帝梦灵岩庙左右有千柏,命通往观之。至,惟见一萌芽,回以实报。文帝祭而祝之,曰:当与此山并传不朽。”  


   殿内中央台座上,供奉着三尊大佛,中为毗卢遮那佛,端坐于莲花高台上,藤胎髹漆,宋治平年间由僧惠在钱塘制作;东为药师佛,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以铜铸造;西为阿弥陀佛,明嘉靖二十二年(1543年)铜铸。四周壁上,曾排列着数以千计的30厘米高的坐佛,约为明代所置,多数木质,少数铜质,故称“千佛殿”。现存已不及半数。  
  
   殿中周围墙壁前的台座上,排列着101~120厘米高的40尊泥塑罗汉,其中29尊为梵僧罗汉,11尊为中国高僧。这批罗汉像多数塑于北宋嘉六年(1061年),少数塑于元、明两代。塑造技艺精湛,写实性强,形体、比例与真人相像。其情态各异,有的禅坐,有的执杖,有的屈膝,有的光足,有的怒目,有的沉思,有的争辩,有的说法,无一雷同,生动传神。其衣饰彩绘也处理得干净利落,线条有的柔美流畅,有的刚健有力,有曲有直,有深有浮,富于节奏。色彩丰富,点染涂描,技法纯熟,堪称我国古代泥塑遗存中的艺术瑰宝。1922年7月,著名学者梁启超挥毫题字,誉之为“海内第一名塑”。   

  御书阁·鲁班洞御书阁,在千佛殿的东北侧。唐代本寺住持慧崇创建,曾供有唐太宗、宋太宗、宋真宗、宋仁宗等御书,故名。北宋大观年间,住持仁钦重建,并篆书颜额。金代贞年间,寺遭战火,御书尽焚。明代重修,并先后于内塑菩萨、玉皇像。阁为两层,下为石砌台基,券以拱门;上为阁体,飞檐起脊。阁前拱门之上石隙间生出古青檀,盘根错节,枝柯纵横,状若游龙、云朵,名曰“云檀”,为寺内一大奇观。阁基内外,嵌石刻颇多,其中以宋代写的《圆通经》最为著称。《圆通经》写于元符二年(1099年)十二月,共四叶,草书1400余字,字体潇洒俊逸。刻石也妙,仍能保持该书法之韵味。明代嘉靖间,学士方豪跋语曰:“灵岩名笔固多,惜多为石工所败,惟此字独佳。”该《圆通经》石刻与天王殿内元代汉藏文对照碑、鲁班洞中李邕《灵岩寺颂并序》碑,均为寺内珍品。   

  鲁班洞,在大雄宝殿的西侧。过去传为东晋十六国时前秦隐士张忠穴居之处,又传为朗公藏骨处,今经文物工作者考察,是早期进入寺院的山门。山门南北方向,南侧辟券拱门,门洞深数米,两侧石壁上嵌有唐代景云、开元和北宋淳化、元、大观年间的题名石刻。其中西壁所嵌唐代北海太守李邕于天宝元年(742年)撰书的《灵岩寺颂并序》碑最为著名。李氏富有文名,书法尤佳。其字笔力遒劲,笔势开放,如龙腾虎跃,剑拔弩张。性喜创新,厌因袭,曾曰“似我者俗,学我者死”,故其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。该碑,字体为行书,是他65岁所书,可谓得意之作。李氏之碑刻,在本寺曾有多块,如今仅存此碑,亦是目前山东省仅存的一块李邕书碑。


  辟支塔以辟支佛(全称“辟支迦佛陀”)命名,位于千佛殿的西侧。其创建年代,古人文章及志书中有记载,唐天宝元年(742年)李邕撰书的《灵岩寺颂并序》碑曰“辟支佛牙,灰骨起塔”。清康熙《灵岩志》中也曰“唐天宝中建”。今塔建于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,嘉二年(1057年)竣工,元、明屡修之。

  塔高54米余,八角九级十二檐,青砖砌垒。塔基石筑,上刻阴曹地府浮雕。塔身,每级四门六窗,一至三层双檐,其余单檐。塔刹由覆钵、相轮、圆光、仰月、宝珠、刹竿组成。最上一层,八角各置金刚一尊,拽拉铁链,使刹加固。塔内设中心柱,东、西、南三面辟龛,内置石刻辟支佛像。该塔背依山峦,岿然耸立,和周围景色组成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。塔有砖砌台阶,盘旋登至塔顶,可观赏灵岩胜景全貌。   

    般舟殿基址位于千佛殿北,为唐至清建筑遗址。1995年发掘出土。昔日,般舟殿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。今台基上尚保留般舟殿四周残墙及硕大的柱础。其中明间两座柱础雕刻龙凤花纹,甚为精美。残墙东、西、北三面竖有八棱石柱,南面殿墙前有唐代密檐式石塔一座和八棱石经幢两根,上皆雕刻精美的纹饰,为佛教艺术精品。   

    慧崇塔·墓塔林墓塔林,位于寺西0.5公里处。坐北朝南,为历代高僧安息之地。有唐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墓塔167座,碑刻81通。以元、明时期的墓塔居多,最早的唐塔仅1座,即慧崇塔。
  慧崇塔在墓塔林北侧的最高处,是唐代高僧慧崇的葬塔。慧崇是贞观年间灵岩寺住持,他将灵岩寺从甘露泉迁至今址,创建了千佛殿、御书阁等,功绩赫然,圆寂建墓塔以藏舍利。该塔建于天宝年间,高5.3米,石砌方形,单层。南面辟门,门上券拱处镌以火焰状半圆形浮雕。东西两面饰门,仕女凭门半掩,门上雕刻狮头、武士、飞天、乐伎等图案。塔顶重檐,以石板叠涩外挑,塔刹由露盘、仰莲、宝珠组成。整座塔体显得古朴浑厚。塔壁刻有明代万历十六年(1588年)释真可的《礼慧崇塔》诗。   
   其余墓塔,皆在慧崇塔之南,簇聚成林,蔚为壮观,可与河南嵩山少林寺墓塔林媲美,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、艺术史,具有重要价值。墓塔由塔座、塔身、塔刹组成,形制多样,造形古朴,雕刻精细。塔座多呈方形和圆形,雕成莲瓣,由金刚、力士顶托,有的则做成须弥座式。塔身有圆形、长方形、钟形、八角形等,上刻祖师僧名及年号。塔刹为雕刻着莲花瓣的复钵和圆形相轮,上置宝瓶和相轮式宝尖。诸塔之中,悦公息庵和尚墓塔尤惹人注目。息庵为灵岩寺第三十九代住持,圆寂于元代至正元年(1341年)。其墓旁《让公息庵禅师道行碑》,由日本和尚邵元撰书。邵元因“慕中华释教之盛”,于元泰定四年(1327年)来华,在中国居留长达21年,其间,遍游各大名寺,曾任少林寺首座僧职,还被选为百僧之一进宫诵《大藏经》。他不仅通晓禅宗教义,而且对汉文化也造诣颇深。他所撰写的此碑,书、文并茂,堪称上品,且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珍贵实物资料,传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。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曾题诗赞曰:“息庵碑是邵元文,求法来唐不让仁。愿作典型千万代,相师相学倍相亲。”

白云洞·积翠证明龛·朗公石由寺东侧沿盘路向灵岩山攀登,处处有景。行约里许,为甘露泉,清乾隆皇帝曾在此建行宫。昔日,殿宇众多,现仅存遗址。甘露泉向上不远,右侧有一古柏,三杈,杈间有一大石被包在里面,人称“树抱石”,大约形成于四百年前,乾隆皇帝曾咏《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》一诗描述道:“树抱石为胎,前飞峡成调。”此诗刻在不远的石广(yǎn眼)上。石广有两处,一曰“大石广”,一曰“小石广”。和石广相距不远,有一大石平卧。相传,明代灵岩寺住持真可常于此石上竖卧休息,故名“可公床”。   
   由小石广向上,便是白云洞。阴雨天,于山下依稀可见洞内溢出白色云气,故名。白云洞所在之山岩,平平展展,上有翠柏荆棵,山花芳草。洞穴岩壁之下,有一平坦隙地,人们立于此,可俯瞰灵岩胜景。   

   从白云洞向西,略走一段路程,可遥见陡壁之上有大字石刻“灵岩观音道场”,系北宋政和年间张劢题书。循径折东,便到“悬星岩”,俗谓“功德顶”,上镌明隆庆年间吏部尚书杨博题写的大字石刻“象岭”、“狮峰”。岩间有一巨大佛龛,名曰“积翠证明龛”,亦名“证明功德龛”、“方山证明殿”。其名来源于“幼童舍身成佛”的传说。龛内唐大中八年(854年)乡贡进士牟撰写的《修方山证明功德记》石刻载:“按寺记云:唐初有一童儿舍身,坠到半虚,五云封之,接往西天而去。……证明佛法功德之真理。”龛为唐贞观年间开凿,内平面呈椭圆形,正中雕有释迦牟尼石像,高约5米,体态丰腴,身着袈裟,趺跏而坐。旁有菩萨、弟子、卫侍、神兽造像等。洞内题记甚丰,尤以唐宋两代最多。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于龛外增建方形石室,坡顶,叠涩出檐,外壁涂朱色,俗称“红门”。门前为平台,台周设护栏,人们可凭栏观赏四周景色。龛上,巨岩削壁如屏,青葱翠绿,景色壮丽,称“方山积翠”,为灵岩十二景之一。   

   积翠岩西南为“巢鹤岩”,又名“蹲狮峰”、“晾经台”,台上有亭,亭下设石栏,可倚栏小憩览胜。这里 岩陡立,云烟萦绕,飞鸟盘空。积翠岩之东南为狮尾峰、灵辟峰。“两峰矗立,狭通一线”,好似神灵用巨斧劈开一般,仅可容一人侧身通过。于此峡中仰望,只见蓝天一线,故名“一线天”。因处于东侧山巅,又称“东天门”、“小天门”。穿过一线天,便为灵岩山北麓,北魏法定禅师曾于山阴渍米峪建神宝寺。如今寺已湮没, 仅为遗址。一线天南约1公里处的山峰下,有孤石耸立,相传为朗公之化身,故称“朗公石”。远远望去,酷像一光头和尚,身披袈裟,背着行囊,拄着锡杖,沿着山路踽踽前行,实乃唯妙唯肖。








提醒:活动信息均为转发!非我们网站或公众号组织!如需要报名,请直接按帖子里联系方式报名即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济南户外活动

GMT+8, 2025-1-23 07:15 , Processed in 0.020226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